跳过正文
  1. Funny/

红蓝胶囊问题的分析和思考

· loading · loading · ·
Thinking Psychology
目录
红蓝胶囊问题的分析和思考

前言
#

红蓝胶囊问题是比较流行的一个道德选择问题:每个人都必须在两种颜色的阵营中选择一种,蓝色或红色。最终结果如果超过一半的人选择蓝色,那么所有人都会存活;但如果超过一半的人选择红色,那么选择蓝色的人将会死亡。且在你投票前,你不知道其他人的选择,你会如何选择?

这里我也发起了一个投票,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与一下:红蓝投票

选红色的理由
#

选红色似乎不需要什么特别的理由,稍微推理就可以明白,选红色的风险为 0,只要选择红色是必定可以存活的,因此正常人的第一反应一定是选择红色。

此外,选择红色的人也会产生这样的思考,每个人都是有一定智力的人,因此每个人都会自然而然选择红色,这样推理的话,所有人都倾向于选择红色,而如果所有人都选择红色也不会有人死亡。因此,问题就变成一个贪心问题,而用贪心的方法来解决又是成立的,最后的理想结局是红色占比 100%。

选择红色的人多半理性占据主导,认为选蓝的人是感性或是愚蠢的,甚至认为选蓝是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增加了不确定因素。而正因为有些愚蠢的人选择了蓝色,导致一些本不该选择蓝色的人为了救他们而冒着风险选择蓝色。所以最后的结论是,选择红色是没有问题的。

总的来说,选红色的人是从绝对的理性出发,是以目的为主导的逻辑来思考,即先进行选择,再考虑结果,那么自然是选择红色合理。

选蓝色的理由
#

虽说第一反应是选择红色,但人类作为有智慧的物种,不会局限于第一反应。选择蓝色的人大多以结果为主导的逻辑来思考,即先考虑结果,再进行选择。选蓝色的理由也十分简单:人不是机器,不会只是绝对理性的思考,一定有人会选择蓝色,全体选红的概率微乎其微。而选择蓝色的人只要超过一半就可以拯救所有人,容错率比全体选红要高很多。并且,选择蓝色的人认为一个有良知的人也都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因此为了不让这些善良的人死亡,自己也选择做一个善良的人。

在此基础上,选蓝的人认为,无论出于何种理由选择红色,都是降低了选择蓝色的概率,一旦蓝色的人不到一半,这些选择红色的人相当于亲手杀掉了他们,应该对蓝色的死负责。

选择蓝色还有一类观点,那就是不清楚自己的亲朋好友或是老人小孩选择了什么,若是他们选择了蓝色,自己不应该去救他们吗,至少也不应该自私的丢下他们。此外,如果你不小心选择了蓝色,你是否希望其他人选择蓝色来救你,那么如果是这样的话,你是否应该将心比心去帮助别人?

博弈的思考
#

虽然无法得知别人的选择,那么通过一些方式来宣传或倡议人们选择某个颜色是否可以?如果可以,那么倡议别人选择红色,是救了他还是害了选蓝色的人?倡议别人选蓝色,是否意味着让他承担更大的风险去救那些可能不占大多数比例的选蓝色的人?

这个问题是否可以换成:选择红色必定存活,选择蓝色有一定几率会死,但如果选择蓝色的更多则不会死。如果换成了这样的题目,还会有那么多人去选择蓝色吗?

选红色是从个人角度出发,并将其推广到全体,如果每个人都对自己负责,那么社会也会有条不紊;而选择蓝色是从集体角度出发,并将其发散到个人,如果每个人都对集体负责,那么每个人都能过得很好。

从红色角度出发,是最快的利益最大化,是贪心策略,如果人人都贪心,那么最后的结果能达到最优;而从蓝色角度出发,是带有随机性的风险最小化,只需要有一半的人选择蓝色,则能达到最优。

选红色的人真的是害死选蓝色的人的人吗?由于选红毫无风险,选蓝相当于自己承担风险,那么选蓝色并死亡难道不是意味着蓝色自作自受吗?跳出规则来思考,选蓝色的人死亡难道不是制定规则的人杀死了他们吗?

如果存在第二次选择,人们会产生什么变化?例如:第一次投票的结果是红色大于蓝色,那么如果可以重新投票一次,选红色的人是否会为了提高蓝色比例而选蓝色?选蓝色是否会因为失望而选择红色?如果红蓝比例是 99:1 呢?如果红蓝比例是 51:49 呢?

结语
#

选择蓝色还是选择红色都有道理,对于人类这个既理性又感性、既简单又复杂的群体,红色比例大还是蓝色比例大都有可能。然而,我很喜欢一个观点的说法:蓝色是在赌这个世界好人更多,把生命交到同样选择蓝色的人手上;而红色是在赌自己能接受投票后的世界,若结果是红色阵营胜利,那世上一定少了许多仁义之士,而只留下所谓的聪明人。

参考文献
#

1.三、2.我对最近很火的红蓝胶囊问题的选择和思考 - 知乎

2.DeepSeek R1 的解答

3.微博上吵翻了的这道“道德难题”,你咋选?